服务热线
13256651669
Product category
什么是“新型污染物”?
“新型污染物”并不是指这些污染物一定是新化学合成的,而是指它们近年来才被认识到对环境和健康存在潜在风险,并且传统的环境监测体系通常没有将它们纳入常规检测范围。它们主要有以下特点:
•新近被关注:其危害性过去未被充分认知。
•低浓度,高风险: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,也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(如内分泌干扰、致癌性等)。
•复杂多样:种类繁多,来源广泛。
•传统工艺难以去除:常规的水处理/污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消除它们。
常见的新型污染物包括:
•药品和个人护理品:抗生素、消炎药、激素、防晒霜等。
•内分泌干扰物:双酚A、邻苯二甲酸盐等。
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:一些新型的溴化阻燃剂等。
•微塑料: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和纤维。
•全氟/多氟烷基物质:用于不粘锅涂层、防水服装等的化学物质。
为什么需要专门检测它们?
传统污染物(如COD、BOD、一些重金属等)的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应对新型污染物,因为:
•浓度很低:它们在环境中的含量通常为“纳克/升”或“微克/升”级别(相当于在一个标准游泳池里滴入几滴),需要极其灵敏的仪器才能捕捉。
•基质复杂:环境样品(水、土壤、空气)成分非常复杂,含有大量干扰物质,需要先高效地分离和富集目标污染物。
•种类未知:环境中可能还存在大量我们尚未知晓的新型污染物,检测方法需要具备“发现未知”的能力。
新型污染物检测的主要技术和流程
检测过程通常非常复杂,技术要求高,主要流程和核心技术包括:
第一步:采样与前处理
这是关键也繁琐的步骤,目的是富集和纯化样品。
•固相萃取:常用的方法,让水样通过特殊填料的萃取柱,目标污染物被吸附在柱子上,杂质被冲走,最后用少量有机溶剂把目标物洗脱下来,实现富集和纯化。
第二步:仪器分析(核心)
利用高精尖的分析仪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
•色谱-质谱联用技术:这是当前绝对的主流和黄金标准。
•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:适用于易挥发、热稳定性好的污染物(如一些溴化阻燃剂)。
•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:应用广泛的技术,尤其适用于极性大、难挥发、热不稳定的污染物(如绝大多数药物、内分泌干扰物)。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,是检测超低浓度污染物的利器。
第三步:数据处理与风险评估
对仪器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,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,并评估其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。
新型污染物检测的意义
•评估环境与健康风险:了解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、迁移和转化规律,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。
•制定政策和标准:为政府制定环境质量标准、排放限值和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•开发治理技术:评估现有污水处理厂、自来水厂的去除效率,助力研发新的高效去除技术。
•溯源污染来源:通过检测可以帮助追溯污染物的来源。
新型污染物检测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领域,它结合了环境化学、分析化学、生物学和毒理学,利用分析技术来揭开隐藏在环境中、浓度极低但危害潜在的“隐形杀手”的面纱,是守护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要前沿阵地。